带牙套的年龄:黄金窗口与终身可塑的科学解析
“12岁戴牙套太晚,30岁矫正来不及”——网络上关于正畸年龄的争议从未停歇。然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数据显示,2024年该院接诊的正畸患者中,12-18岁青少年占比52%,18-40岁成年人占比...
青少年预防口腔疾病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正确刷牙: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晚上睡前刷牙尤为重要。适合青少年的刷牙方法是“水平颤动拂刷法”,将刷毛末端指向牙根方向,与牙面呈45度角,放在牙与牙龈交界处,短距离水平颤动5次,然后转动牙刷柄,沿牙齿长出的方向拂刷牙面,确保每个牙面都刷到。
工具选择:选择合适的牙刷,一般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若牙刷毛变形外翻,要及时更换。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避免交叉感染。
使用牙线:学习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缝隙,每天至少一次,特别是晚上睡前。接受牙齿矫正的青少年,还需要使用牙间隙刷辅助清洁牙面。
二、健康饮食,限糖减酸
控制糖分摄入:少吃含糖食品,如糖果、糕点、含糖饮料等,减少吃糖次数及糖在口腔停留的时间。晚上睡前清洁口腔后不再进食。
多摄取自洁性食物:尽量多摄取有助于控制牙菌斑的自洁性食物,如新鲜蔬菜及富含纤维的食物。
三、定期口腔检查与洁治
定期检查:青少年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口腔问题,早期治疗。
洁治:每年进行一次洁治,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软垢、牙菌斑和牙石,让牙龈恢复健康。
四、其他预防措施
使用含氟牙膏:青少年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还可以每半年到医院接受一次牙齿涂氟,预防龋病。
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建议11-13岁可进行第二恒磨牙的窝沟封闭。
纠正不良习惯:及时纠正磨牙症、张口呼吸等不良习惯,矫正错合畸形,消除利于菌斑、牙石堆积的不良因素,防止龋齿、牙龈炎的发生。
运动防护: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时,宜穿运动服和防滑的运动鞋,预防摔倒造成牙外伤。必要时应佩戴头盔、防护牙托等防护用具。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青少年可以有效地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维护口腔健康。
“12岁戴牙套太晚,30岁矫正来不及”——网络上关于正畸年龄的争议从未停歇。然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正畸科数据显示,2024年该院接诊的正畸患者中,12-18岁青少年占比52%,18-40岁成年人占比...
“根管治疗疼得想撞墙”“治疗时疼到流泪”——网络上关于根管治疗的疼痛描述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然而,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操作下的根管治疗疼痛程度远低于患者预期,约85%的患者仅感受到轻微不适,且可通过科学管理有效缓解。本...
烤瓷牙作为常见的牙齿修复方式,凭借其快速改善牙齿形态与色泽的优势,成为许多患者修复缺损牙、改善美观的首选。然而,若选择不当或护理缺失,烤瓷牙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本文结合临床案例与权威研究,系统梳理烤瓷牙的潜在危害...
种植牙作为现代口腔医学的里程碑技术,其使用寿命已突破传统修复方式的局限。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等权威机构临床数据显示,在规范操作与科学养护下,种植牙平均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部分案例甚至实现终身使...
牙齿矫正并非“越早越好”或“成年后无效”的简单命题,其最佳时机需结合颌骨发育阶段、牙齿错颌类型及个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根据临床研究与权威专家建议,牙齿矫正存在三个关键窗口期,同时成年后矫正仍具可行性,但需更注重方案选...